投稿须知
  一、《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自然科 ...

长江河口悬沙颗粒特征变化趋势及成因

作者: 杨云平 张明进 樊咏阳 李义天 刘万利    工程泥沙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值粒径 分组泥沙 趋势及成因 地貌学 长江河口

摘要:以长江口潮区界(大通站)至口外海滨为研究区域,通过对19502013年60余年实测水沙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长江河口悬沙颗粒变化特征、趋势及成因.主要结论为:(1)19502013年期间,潮区界d<63μm悬沙百分含量增加,输运量减小,d>63μm悬沙输运量和百分比均减小,且该组分悬沙主要沉积在潮区界至潮流界区间;(2)潮区界至潮流界区间沿程上悬沙粒径伴随d>63μm悬沙输运量减小而减小,20062013年该区间悬沙粒径较19601985年期间为细化趋势;(3)2013年7月潮流界至徐六泾河段的悬沙中值粒径(d50)较2004年8月明显减小,同时20022010年逐年8月徐六泾断面悬沙中值粒径与大通站同步性减小趋势,表明流域悬沙粒径变化已影响至长江口;(4)1998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02011年期间南支、拦门沙、口外海滨及北支河段的悬沙中值粒径为减小趋势,百分含量上黏土增加,粉砂和砂略有减小;(5)南港—南槽为粗颗粒悬沙输运通道,2005年8月、2007年8月和2010年8月南港、北港、南槽和北槽悬沙中值粒径均为减小趋势,百分含量上黏土先增加后减小,粉砂先减小后增加,整体上仍以d<63μm泥沙占优势.在成因上,长江流域进入河口d<63μm悬沙输运量的锐减为潮区界至口外海滨区域悬沙细化的主要因素.


上一篇:确定现场浇筑全级配水工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最小试件尺寸
下一篇:弯道弯曲度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CopyRight 2010-2015 京ICP备05002850号
版权所有: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技术支持